【记】彰显本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打卡夔州博物馆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知识中心
  • >>
  • 【记】彰显本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打卡夔州博物馆
2024年05月10日 网上打牌

  游轮要在诗城奉节港停留六七个时。奉节,古称夔州,因三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临大节而不可夺而得名,拥有家5A级景区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帝城瞿塘峡夔门天坑地缝等众多文旅名片。

  夔门,四川民间流传出了夔门是条龙,不出夔门是条虫。

  长江滔滔去,日积月累的波浪冲刷,切开巨大的巫山山脉,继续滚滚向前。陡峭山崖在喀斯特溶蚀作用下,北岸赤甲山与南岸白盐山夹江对峙,形成酷似山门的壮美奇观,这就是外闻名的夔门。

  民间传说是夔龙协助大禹治水,用角撞开山崖而形成夔门,反映了古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纪念夔龙永远铭记的认同。

  网图

  重庆奉节县城,古称夔州,地处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畔,山水之间,素有巴门户之称。曾为历代州府郡所在地,至今已有2300多年建制史。

  这里群山环抱,江水如练,风光旖旎,自古以便是文人墨客寻幽访胜抒发豪情壮志的胜地,故又称诗城。

  依斗门诗城奉节群雕。群雕五位诗人,上层是李白;层左为刘禹锡,右为杜甫;下层左为白居易,右为王十朋。

  历代文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因奉节是古代水路进出巴蜀的必经之地,很多文人墨客也曾往于此。据说,历代诗人在奉节留下的传世诗篇已有万余首。

  其,李白在这里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古名篇,杜甫在奉节两年的时间里,写下400余首诗,占了他一生诗作的13,数量与水都达到了杜诗的巅峰。

  其他,还有陈子昂苏轼张九龄刘禹锡白居易陆游范成大等都到过这里,也留有大量诗文。

  因为雨下的很大,所以我们错过了去白帝城的机会。待雨稍停后,上岸在港口围转转,首先参观一下夔州的博物馆。是的,了解一座城市,先从博物馆开始。

  夔州博物馆位于夔门街道诗城路83号,占地方米,距离白帝城仅三公里。

  夔州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览公众教育娱乐休闲服公众文创品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型精品博物馆。

  是一部彰显本土特色,张扬自身个性的乡土志,是保存地方历史文化信息,追寻城市记忆,提升文化自信,使奉节人认识自己外地人认识奉节的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更是无数夔州老人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

  馆名五个大字是我文物界著名专家,曾主持起草1982年华人民和文物保护法撰写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前言第一次明确提出文物的定义的谢辰生先生在2017年6月96岁高龄时题写的。

  夔州博物馆前的乌木。

  博物馆门前的这两边竖立的是2003年在瞿塘峡江边出土的阴沉木。两件阴沉木是老馆长魏靖宇先生所捐赠的。在左边阴沉木上的题字是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2017年1月22日,冯其庸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所题。

  语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意思是说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做一个春季,八千年当做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春秋即年的意思。后亦用以喻指父亲。

  阴沉木又称炭化木,由于通体乌黑又称乌木,有方神木之称,是远古时期的原始森林以香樟楠木梓木马桑青冈紫檀为多因山崩地震洪灾等自然原因而遭毁灭深埋于古河床之下后逐渐形成的。远古时期,这些原始森林被深埋后,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物理化学作用,其木质逐渐炭化。但由于埋藏地区不具备成煤条件,炭化过程断而最终形成了乌木。阴沉木是三峡古生态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博物馆三层,设有三个展厅,其主展厅两个。

  基本陈列展馆主题夔门天下雄。通过珍藏文物和展品,呈现奉节的山水人文战火诗情文化风貌。

  序厅

  位于博物馆一楼大门入口处,正面是一幅缎铜浮雕蓄水前的夔门,杜甫曾在诗描述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赤甲白盐两山对峙,汹涌的江流在这里呈现出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观景象,自古以便有夔门天下雄的盛誉,也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夔门的壮观和雄伟。

  夔门不仅是长江流域雄奇壮丽的地理景观,也是长江文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

  夔门天下雄主题包含

  山河浩荡,化育群生初启鸿蒙,天堑难逾诸侯竞地,巴楚交融巴郡要隘,蜀汉门千年文脉,诗城巅峰夔路风云,抗蒙壮歌川鄂襟喉,峡区重邑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红色星火,闪耀峡江等九大单元。

  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珍贵文物数百件。有13万年前奉节人创造出的人类最早雕刻艺术品,有峡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楚式青铜大鼎,有精雕细琢的夔龙青玉饰件,有威武雄壮的汉陶马,有惟妙惟肖的北宋三彩,有色莹润清素淡雅纯净细腻的南宋影青瓷,有栩栩如生的福禄寿三星木雕等,皆是博物馆镇馆之宝。

  第一单元?山河浩荡,化育群生。

  奉节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征,也发育了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形峰丛。13万年前奉节是温湿的亚热带气候环境,非常适合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这边展示的便是13万年前的奉节人在一处峰丛的洞穴生活的模拟场景,兴隆洞人以采集狩猎为生。

  奉节人在进化过程已经开始萌生了精神上的需求,于是,他们利用原始工具,在坚硬的象牙上刻画各种符号;利用天然的钟乳石制作可吹奏的石哨;还能够将石头雕刻出各种动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迄今最早的人类艺术品。

  剑齿象牙刻。

  据考古发现,在奉节有两处旧石器人类遗址,发掘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动物化石,还发掘出人类最早的牙雕剑齿象牙雕在奉节县西南的兴隆洞。

  距今有13万年的历史。它的长度为35厘米,刻有两组图案,第1组为树状,整体由树梢和树干组成,第2组整体形象酷似露鸟冠羽。这件牙雕的发现顿时引起考古界生物界的关注。是目前已知人类最早的有意识的刻画作品,它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亚地区现代人类的演化和行为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堪称宝的宝。

  奉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距今13万年前,兴隆洞的奉节人创造出最原始的雕刻艺术品;鱼复浦遗址出土的迄今重庆地区最古老的陶片,证明了8000年前,三峡人们迈出了走向文明的脚步;

  老关庙文化是峡江西部瞿塘峡以西地区最早命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它是4000年前人类躲避洪水灾害的诺亚方舟。

  第三单元诸侯竞地,巴楚交融。

  馆内展示陈列文物达2万余件,时间跨度达到了13万年前至代。资料显示,夔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不少是出土于2005年奉节老县城的27座战墓,这些巴楚越文化遗存,不仅有兵器生活器皿,还有乐器等。

  陈列着的朝以及春秋时期的矛戈剑戟。

  无声地讲述了这片大地曾经的铁马奔腾,作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文化索引,夔州博物馆展览展示着春秋时期的夔的文明与过往。为我们研究和传承夔文化提供的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夔之殇。

  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夔的先祖是楚的王子,后因兄弟间争夺王位失败而逃往三峡地区,并建立夔。200多年后,随着楚的强大,开始不断开疆拓土,夔成为楚西进巴蜀地区的障碍,于是,楚王以夔君不祭祀楚先祖为借口,出兵灭掉夔。将瞿塘峡以西地区纳入楚的势力范围。

  镇馆之宝楚式青铜大鼎。

  这尊青铜大鼎高约30厘米,圆腹,两耳,底部有三足支撑;鼎戴盖,盖上有三只盘卧着的鹿。这是目前峡江地区出土的最大的青铜鼎。

  据左传等记载,战时期建立的夔祖先是楚王子,因争权失败,逃亡后建立夔,后又被楚所灭。而这尊楚式青铜大鼎正是那个时期的物,充分体现了楚文化雄浑端庄的气势和精湛的铸造工艺,也是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被誉为当时巴渝地区最先进工艺的代表。

  镇馆之宝夔龙青玉饰件。

  出土于重庆奉节永安镇遗址,全长17.5厘米,高11.5厘米,龙作垂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龙身有钻孔,可以穿缀,应为组配的饰件之一。它表面光洁滑润,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强。

  商时期的青铜器上常见夔龙图案,夔龙在早期是充满了神秘威仪的图腾,到春秋战时也常用比喻君子和贤人。

  以夔为样子绘制的纹路叫作夔龙纹,是战和汉代时期常用的一种纹饰。

  夔文化。什么是夔?什么又是夔龙?

  夔是文献记载的三峡地区最古老的方。从西晚期到春秋早期,大致存续了200多年时间。土疆域大概在今天奉节巫山巴秭归一带。这边阴沉木上雕刻的便是不同时期不同字体的夔字。夔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和金文之,有21画,关于它的解释有3种意思,

  第1种是指神话传说一条腿的龙形异兽;最早记载于山海经,传说是一种形状如牛,长着青灰色的身子,善于游水,且游水时伴有狂风暴雨,后被誉为龙的一种。

  第2种相传为尧舜时期乐官的名字;

  第3种在新华字典里夔专指重庆奉节县,奉节为夔,夔即为奉节。

  这里展示的是用三峡石堆塑出的夔龙的图腾。

  关于夔文化和夔在三峡地区的情况目前在学术界还有很多不解之谜。至今留下为数不多的证据就是展柜里的奉节出土的青玉夔龙饰件,以及传承上千年的夔门和夔州这样古老的名字。

  夔字,是奉节的专属。夔字推介出了奉节生态与人文的两个宝贝故夔字可以这样理解

  三峡之首,高山仰止,万物成巳,秋兴赋八,厚重人文,神州唯夔。

  夔,唯一;夔门华山水之门!

  奉节县建制沿革

  奉节县地跨北纬30°29′19″31°22′33″,经109°1′17″109°45′58″,西宽71.4公里,南北长97.7公里,幅员面积4099.28方公里。1996年全县人口97万多,全县为8个区2个工作委员会46个乡16个镇。县城所在地永安镇。

  奉节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境内人民就与三峡地区鄂西南和湘北地区人民一道,同创造出闻名全的大溪文化。

  奉节据荆楚上游,控巴蜀门,乃兵家必争之地。从汉代起,这里即为巴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成为下川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心。

  夏商时,今奉节为所谓荆梁2州之域。

  武王于公元前1066年伐商,因巴人有功,封之宗族于巴,是为巴,奉节乃巴之属夔子属地。

  襄王十九年前633年,因夔不祀祝融鬻熊,楚灭夔,夔地并为庸之鱼邑,属楚。

  匡王二年前611年,楚大饥,庸叛楚。楚联巴秦灭庸,三分其地,鱼邑重归于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灭巴,鱼邑属秦。

  奉节古称鱼复。战期,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于巴之地置巴郡,鱼复县随巴郡同置,巴郡领11县,鱼复序列第九。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为36郡,鱼复仍属巴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刘邦封为汉王,领巴蜀汉三郡,仍存秦制。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设置十三刺使部,鱼复隶属益州刺使部之巴郡。同时,在鱼复设江关都尉和桔官。

  汉献帝兴元年194年,刘璋分巴为三郡,鱼复属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改固陵郡为巴郡,郡治鱼复。二十一年,恢复固陵郡名。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复巴郡名。二年刘备从夷陵今宜昌败退白帝城,改鱼复为永安县。魏咸熙元年264年,巴太守罗宪降魏,鱼复属魏所有。

  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一作三年,分益州设置梁州。三年置三巴校尉,治所白帝城。太康元年280年,恢复鱼复县名,属梁州之巴郡。成汉建兴304年305年,划巴郡巴郡属荆州。废三巴校尉。

  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遣桓温灭成汉,鱼复为晋所有。义熙元年至十年405年414年,谯纵据蜀,鱼复为其属县。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鱼复为南朝宋所有。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十二月,分荆州益州之五郡,复置三巴校尉,校尉立府于白帝城。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分荆州之巴建,益州之巴郡,梁州之涪陵郡设置巴州。永明元年483年,废巴州,鱼复还属荆州。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分益州荆州设置信州,治所在鱼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鱼复名为人复。移巴郡治于阳口县。北明帝二年558年,升信州为总管府。分巴郡设置永安郡,治所在人复。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永安郡存信州总管府,人复为其首县。六年置山南道行台尚书省,信州为其属州。大业元年605年,废总管府。三年,废信州再置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巴郡仍置信州。二年,改信州为夔州,设总管府于白帝城。贞观十四年604年,改夔州总管府为都督府。二十三年,改人复为奉节。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为南西两道。奉节属山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废夔州设置云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废云安郡复置夔州。二年,升夔州为都督府。天祐三年906年,在夔州设置镇江军,后迁治所于忠州。

  五代时期,奉节先后为前蜀907年925年后唐925年933年后蜀934年965年所有。前蜀永四年914年,镇江军还治于奉节。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改镇江军为临江军。

  宋乾德三年965年,王全斌灭后蜀,奉节为北宋所有。开宝六年973年,于山地西两道之地置峡西路,夔州属之。太兴六年981年,并西川路峡西路为川峡路。淳化四年993年,恢复道制,奉节属剑南道。至道三年997年,又废道而恢复路。咸四年1001年,四川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夔州路治白帝城。

  元世祖统三年1262年,设置陕西四川行书省,夔州路属之。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夔州路为夔府路,次年复名夔州路,并设总管府于白帝城。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奉节为明所有,废路存府州县。九年降夔州府为州,并撤奉节县入州,属重庆府。十年,夔州直接隶属四川布政司。十四年,升夔州为府,复设置奉节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奉节县属张献忠大西农民军政权。康熙三年1664年,清军围攻川农民军,谭宏等降清,奉节归清所有。六年,裁大宁县今巫溪并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置大宁县。嘉庆七年1802年,在府之上设道,奉节属川道夔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六,奉节县人民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宣布独立,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民元年1912年废道,民2年恢复道,废府州厅。民3年,川道更名川道,民7年,四川军阀混战的防区制开始形成,道制名存实亡。民17年裁道,奉节直隶四川省。民24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区署设在奉节城,后改设在万县。

  1949年12月3日,奉节和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节县人民政府。1950年起奉节属万县专区,1968年起属万县地区,1992年起属万县市,1997年3月,随万县市隶重庆市。

  摘自夔州博物馆网页

  第四单元巴郡要隘,蜀汉门。

  奉节古称鱼复夔州,地处三峡长江自西往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西出口,地理位置异常险要,西控巴渝,连荆楚历为郡州府路治所,有三峡门户之称。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堪称蜀大门,地控两川,扼五溪之险,占楚江之上游,为巴蜀之咽喉。古人有云奉节安则蜀安。

  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烽烟不断,巴楚战事交融公孙述白帝城筑捍关刘备永安宫托孤诸葛亮八阵图拒吴南宋夔州保卫战冯玉祥出夔门抗倭.重大历史事件皆出于此。

  三人物绣像。

  历史上对三人物的功过褒贬不一,但对蜀汉君臣普遍评价较高,从不乏赞美之词。这边墙上所挂的便是一组清代人物绣像图。从左往右的人物依次是诸葛亮刘备关羽以及张飞。绣像上的题词是

  诸葛亮拨乱辅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懔懔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胜德,应叹古今无。

  刘备大统承炎汉,萧王正位同。壹心恢旧物,三顾感隆。辅弼皆龙凤,将军尽虎熊。临终遗诏在,魂绕永安宫。

  关羽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张飞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攻张郃定州。

  汉汉归义賨邑侯金印。

  此印现藏家博物馆。清光绪年间出土于奉节双河口夹沟坝,由一农户挖地时掘出。印为金质,高2.5长2.3厘米。印钮为卧羊,印文汉归义賨邑侯。

  賨即賨人,为秦汉时巴人的一支。三志·魏志载,建安二十年215年,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附。濩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此印应为杜濩归义曹魏后受封之印。曹魏势力于是进入汉三巴巴郡巴西巴地区。

  同年十二月,刘备出兵三巴,击破归附曹操的賨人酋帅朴胡杜濩任约等人。曹操派大将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今四川渠县,准备将三巴的賨人徙至汉。刘备再派巴西太守张飞率万余人迎击,大破之,于是定三巴,统一全川。

  这一散落田野的金印就是刘备定三巴事件的实物证据。

  汉陶马。

  这一对威武雄壮的陶马十分显眼,路过的游人都忍不住纷纷打卡。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复制品,走一看才知道汉时期的墓室陪葬品。

  汉代以,巴蜀地区逐渐取代了原,成为了新的天府之,制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时间的流转,陶器从质量上和体积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也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因此,这个时期的墓室的大量陪葬品多以陶器为主。

  夔州博物馆里的宝实在太多了。

  第五单元?千年文脉,诗城巅峰。

  奉节素享有诗城的美誉。旧时即有经夔无诗,枉称诗人之说。夔州诗是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在数百年间同创造,其既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世界文化巨人,也有像陈子昂王维白居易等等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的诗人。

  为了让游人更深刻感受诗城奉节的千年诗词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将历代名家诗词投射在纱布幕帘上,并配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令游客身临其境,古人之心油然而生。

  要论唐代诗人对奉节感情最深厚,留下诗篇最多的,则莫过于诗圣杜甫。他在流域奉节的两年多时间里,写诗430余首,约占其毕生创作的三分之一。杜甫的夔州诗是文学史上的杰作,在诗歌生了深远的影响,奉节称诗城,而杜甫正是诗城的奠基人。这里我们采用纱幕的形式,展示了杜甫所创作的夔州诗词。这其最经典的是767年重阳节创作的登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前四句描绘了瞿塘峡口秋季景色风劲水清,猿啸鸟飞,无边落木,江水滔滔。后四句借景抒情,倾诉了诗人漂泊孤独忧忧民的复杂感情。登高在诗词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七律之冠,为天下第一律诗。请大家记住这首诗创作于奉节的诗,当时杜甫已五十六岁。这尊塑像就是展现杜甫当年登高远眺,百感交集奋笔疾书的情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在夔州做了两年刺史,在巴渝民歌的基础上开创了竹枝词新风,写下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情诗,有诗之风,词之九歌的美誉。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生的内心活动,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其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最为大家耳熟能详。

  一个朋友在参观彩陶俑。

  在宋代丧葬文化,墓主人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死后也将自己喜爱的西一同下葬。在考古发掘,陶俑陶马和各式陶器出土量最大,这件名为宋三彩朱雀俑。那您知道什么是凤鸟吗?凤本意凤鸟,原指凤鸟的雄鸟,后因凤凰合体,成为凤凰的简称。因此,凤鸟被古人称之为仙界瑞鸟,是辟邪守护墓主的神兽。

  宋三彩青龙武士俑。

  长12.5宽10.1通高31.6厘米。

  泥质红陶,头戴冠眉上立,怒目圆睁,高鼻,大耳,头向左侧,身穿广袖长袍,外套铠甲,肩披巾前系蝴蝶结,左手臂微屈贴于腰间,握剑柄,右手臂上抬贴于胸部,手指残,脚穿靴分立于器座之上,器座前方正竖立于一长方形牌饰,青龙贴立于左脚踝至左手臂,龙头向上靠右上臂,龙左前爪握一珠。俑身及座施黄绿白三色釉。

  宋三彩广泛流行于当时的四川地区,与唐三彩不同的是,宋三彩的作品大多都以宗教道教为题材。在夔州博物馆,馆藏的宋三彩作品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出土于陈家坝遗址的宋三彩21尊陪葬俑,更是尤为珍贵。

  展厅一角的彩陶俑介绍。

  第六单元夔路风云,抗蒙壮歌。

  北宋时期的印牌,是于80年代在湖南常德附江边打捞出的,该文物的年份是宋代980年。相传是北宋时期奉节官员外出办事,沉船过程不慎掉落的。这件印牌属于家一级文物,原件现收藏于湖南常德博物馆,这里是一个复制件。

  宋时期,随着元军的大举南下,四川盆地随即成为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宋蒙两军在此激战持续了40余年,当时南宋朝廷在四川盆地修建了大量的山城,形成了山城防御体系,其白帝城市最为重要的一座,被誉为蜀八柱之一。

  在奉节,首先将夔州府治移至白帝城,然后在白帝山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而形成了一个包括鸡公山在内的一座大城,与白帝城连为一体。依山就势,在陡峭处利用山崖的自然地形阻敌,在相对缓处,则修筑土石城墙余米,现保留城墙的遗迹还有7000余米。因为蒙古军的优势是骑兵作战,山城便可以有效的抵挡蒙军的行进,发挥了山地作战的优势,白帝城据险坚守数十年,对抗击元军进攻起到重要作用。

  南宋末年,蒙古军举兵南下,宋蒙元战争爆发。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万州天生城等川渝数十座山城同构建起了南宋川渝山城的防御体系。除了陆地防御,夔州水系众多,因此江面防御同样重要。1262年上任的夔州知府徐宗武非常重视江面防御,他向上级申请筹资,在白帝城下瞿塘峡口凿石洞立铁柱打造铁缆建桥舡锁瞿塘关,确保江南安全。

  锁江铁柱除了具有军事防御用途,还相当于现在的桥墩。江水南北两岸均凿有石洞,用于固定铁缆,铁缆上固定桥船进而连接两岸,沟通军民。

  镇馆之宝锁江铁柱。

  锁江铁柱。两根铁柱是800年前的战争实物。铁柱每根高2.3米,直径0.4米,其一根铁柱下尚残存有大将军徐宗武的字样。这两根铁柱原位于白帝城下瞿塘峡口江边,铁链的一端连接在铁柱上,另一端则连接在山壁凿出的孔洞间,形成数道铁索,对过往船只起到了拦截作用。

  是宋蒙战争在白帝城下多年拉锯留下的历史见证。

  夔门铁锁关的场景。锁链横跨长江,一端连接在铁柱上,另一端则链接在山壁凿出的孔洞上,起到了3个作用

  1作为一个重大的军事安全防御系统;

  2成为长江上游历代最大的商税关卡,过往商船,过此关必须缴纳税银,否则,一律不予放行;

  3到了秋冬水枯,铁链露出水面的时候,人们在铁链上铺上木板,行人是可以通过的,所以它也被誉为最早的长江大桥。

  宋蒙两军在白帝城下数十年的激战留下了大量跟战争相关的物件。宋蒙两军战争留下的铁雷,就发掘于白帝城大遗址,一有15枚,发掘时内部尚残存有火药。这种铁雷在其他地区发现较少,而在奉节发现的比较多,是南宋时期白帝城抗击蒙军的实物见证。也证明这是冷兵器开始向热兵器过渡的时代。

  当时两军交战所使用的武器,是1994年出土的,当时并不知道这件模具的用途,铁雷出土后才发现它就是用制作铁雷的模子。需要说明的是,宋蒙战争时,尚处于冷兵器时代,火炮尚未装备于军队,火药弹也称轰天雷,可以人工投掷,也可在装架上发射,是那时候比较先进的武器。

  执壶。

  夔州博物馆馆内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临展厅世界看夔州,展览以年博物馆收集到的海外珍稀夔州史料为主线,从声音影像照片实物四个方面,全面地展示清代至新成立前奉节地区的城区港口风景人物业民俗等多个方面内容。展览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美地理学家张伯伦先生等记录下的代夔州府城照片;

  第二部分为代夔州府盐业发展照片集;

  第三部分为美驻华公使约翰路过夔州时记录下的夔州最早的视频资料及德驻四川总领事魏司夫妇于夔州记录下的川江号子音频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四部分为民以奉节围风景名胜图片资料奉节籍抗战军人介绍及电报等实物资料;

  第五部分为代以三峡沿岸其他地区图片资料。

  在夔州博物馆前的江边南门沱是李白登舟处。59岁的李白从瞿塘峡之畔的夔州出发,乘舟下,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天下第一快诗朝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面是写瞿塘峡风光,实际上表达了重获自由的轻快。

  除了博物馆本体建筑外,园区内有原址保护的耀奎塔;迁复建的依斗门开济门及夔州府城墙?,永安宫?,鲍超石室观音洞等。

  这些古建筑与文化遗,见证了奉节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繁荣,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览体验。

  耀奎塔位于诗城路,与著名的白帝城夔门该隔江相望,与海拔1400多米奉节县南岸乌云顶,远望可及,与奉节莲花池太极亭遥相呼应。耀奎塔原名文峯塔,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塔高26米,为七层六边形楼阁式砖塔,以铜质圆球作塔刹。首层面边长4.1米,各层塔身均辟一拱门,一南一北逐层交错。除首层塔檐有筒瓦外,其余各层塔檐为砖砌,二层及六层塔檐尚存套兽。

  首层拱门高2.5米宽1米,阴刻楹联万丈文光环三邑,千条瑞气溢三巴,门额直上青云,二层塔身刻耀奎塔三字。

  耀奎塔造型优美,雕饰精致,楹联书法俊秀,它既是奉节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奉节地方文化发达程度的象征。

  古城耀奎塔。据奉节县志载,建此塔目的是培文风。塔建成后三年内奉节连5名进士。此后会考之前登此塔成为学子们的一种时尚。

  当地人也亲切的称其为望江白塔,因为在长江边上,又是白色的。

  耀奎塔依山傍水,矗立在长江边上,后也成了人们祈福川江航行安全的风水塔,很多当地人在出船之前,或闲暇之时,都有登临该塔祈求安的惯。

  依斗门临江是一座巍峨的城楼。这座城门是2002年至2004年复建的。原城门位于瀼西夔州古城。

  唐代称瀼西的地方,也就是三峡水库建成前奉节老县城的位置。因三峡水库蓄水,多达1.1万立方米的一块块城门石原规模原形制原工艺复建在今天的位置上。

  依斗门俗名大南门,是瀼西夔州古城五大城门之一。

  据说它的得名还是源自杜甫,当年杜甫在夔州任职,却仍一心牵挂京城长安,常常到这座城门望着江水滚滚而逝,并写了一首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因此后人给这座城门取名依斗门。

  依斗门原系夔州府城南门。

  在游轮上观依斗门。

  依斗门。

  与依斗门连接的是一段古老的城墙,墙高乎9米,厚约10米,漫步在城墙上,可以看到长江之水在眼前浩浩荡荡。

  在江边回望这座博物馆,心充满了感慨。感叹奉节夔州真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的地方。

  而夔州博物馆,作为一个县城的型博物馆,竟然是家二级博物馆,4A级景区内,镇馆之宝之多,令人震撼。它确实是让外地人认识奉节的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当然更是无数奉节人寄托乡愁的重要載体。

  非常值得一看!

上一篇:【时间】世界各大博物馆App比拼大都会拥有APP数量最多 下一篇:【服务】会员[沉粒]的交友信息